【性味与归经】酸、涩,微温。入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及应用】有补益肝肾,涩精止遗,敛汗固脱的作用。主要用于肝肾阴虚、肝阳上亢之腰膝痠软、头昏耳鸣,阳痿,精关不固之遗精、滑精;膀胱失摄之尿频、遗尿,以及阳虚自汗,月经过多,崩漏等证。
【用量及注意事项】 6~12g。大剂量可用至 30g。相火亢盛,湿热内蕴,膀胱热结者不宜用。
【常用药对及配伍应用】
⑴ 山茱萸与五味子
以敛肺补肾,固精止汗,用于肺肾不足、阴阳俱虚诸症。
⑵ 山茱萸与白芍
用以补肝肾,敛肝阴,止血敛汗,疗肝肾气虚,崩漏盗汗等证。
⑶ 山茱萸与补骨脂
以温肾助阳以固精,疗肝肾亏虚之阳痿遗溺、头晕耳鸣等证。
⑷ 山茱萸与杜仲
疗肾虚之阳痿早泄,以及肾虚腰痛。
⑸ 山茱萸与牡蛎
以敛气止汗,用于自汗盗汗。
【参考内容】本品有利尿和降血压的作用。对糖尿病能改善其消渴症状,但对血糖并无影响。对放射、化疗所致的白血球下降有改善作用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。体外实验能杀灭小白鼠的腹水癌细胞。
山茱萸药源较少,由于覆盆子与山茱萸功效比较相似,均有补益肝肾、摄精止遗的作用。临床应用时,二药有时可相互替代,如配制六味地黄丸时,无山茱萸,往往以覆盆子替代之。但二者功效亦不完全相同,山茱萸收涩之力胜于温补,能摄精止汗、固崩止漏,亦常用于虚汗不止及崩漏下血等证,虽专补肾阴肝阴,但予以不同配伍亦可温补肾阳,故前人认为山茱萸既能敛阴又能助阳;覆盆子则温而不燥,主要是温阳补肾,固精之力不及温补之力,而缩尿之力则强于山茱萸,此外对精血不足之视物昏花效果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