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组成】白头翁二两 ( 15g )、黄柏三两 ( 9g )、黄莲三两 ( 9g )、秦皮三两 ( 9g )。

【用法】上药四味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,去滓,温服一升,不愈,更服一升 ( 现代用法:水煎服 )。

【功用】清热解毒,凉血止痢。

【主治】热毒痢疾。下痢脓血,赤多白少,腹痛,里急后重,肛门灼热,渴欲饮水,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

【证治机理】本证因热毒深陷血分,下迫大肠所致。热毒熏灼肠胃气血,化为脓血,而见下痢脓血、赤多白少;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、里急后重;渴欲饮水,舌红苔黄,脉弦数,皆为热邪内盛之象。治宜清热解毒,凉血止痢。

【方解】方用苦寒而入 ” 阳明血分 ” 之白头翁为君,清热解毒,凉血止痢。黄莲泻火解毒,燥湿厚肠,为治痢要药;黄柏清下焦湿热,二者助君药清热解毒、燥湿止痢而为臣。秦皮 ” 苦寒性涩 “,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,用为佐使。四药合用,共奏清热解毒、凉血止痢之功。

【配伍特点】苦寒之中寓凉血之功,清燥之内存收涩之义。

【运用】本方为治疗热毒血痢之常用方。以下痢赤多白少,腹痛,里急后重,舌红苔黄,脉弦数为辨证要点。

【附方】

⑴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(《金匮要略》)

白头翁二两 ( 15g )、黄莲、柏皮、秦皮各三两 ( 各 9g )、甘草二两 ( 6g )、阿胶二两 ( 6g ),上六味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半,内胶令消尽,分温三服。

功用:清热解毒,凉血止痢,养血和中。

主治:妇人产后血虚热利,心烦不得眠者。

【鉴别】白头翁汤及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均可治热痢。白头翁汤偏于清热燥湿,适用于热毒血痢之实证;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尚有养血和中之功,用于妇人产后或营血亏虚之热痢。

白头翁汤与芍药汤同为治痢之方。但白头翁汤主治热毒血痢,乃热毒深陷血分,功能清热解毒、凉血止痢,使热毒解、痢止而后重自除;芍药汤治下痢赤白,属湿热痢,而兼气血失调证,治以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取,且取 ” 通因通用 ” 之法,使 ” 行血则便脓自愈,调气则后重自除 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