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组成】甘草炙,二两 ( 6g )、干姜一两半 ( 6g )、附子生用,去皮,破八片,一枚 ( 15g )。

【用法】上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温再服。强人可大附子一枚,干姜三两 ( 现代用法:水煎服 )。

【功用】回阳救逆。

【主治】少阴病,心肾阳衰寒厥证。四肢厥逆,恶寒蜷卧,神衰欲寐,面色苍白,腹痛下利,呕吐不渴,舌苔白滑,脉微细。以及太阳病误汗亡阳者。

【证治机理】本证系由少阴心肾阳衰,阴寒内盛所致;亦可太阳病误汗亡阳所为。阳气不能温煦周身四末,则四肢厥逆、恶寒蜷卧;无力鼓动血行,则脉微细。《素问•生气通天论》曰:” 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。” 若心阳衰微,神失所养,则神衰欲寐;肾阳衰微,不能暖脾,升降失调,则腹痛吐利;面色苍白,口中不渴,舌苔白滑,亦为阴寒内盛之象。此阳衰寒盛之证,法当回阳破阴救逆。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,不足以破阴寒,回阳气,救厥逆。

【方解】方中生附子大辛大热,入心、脾、肾经,温壮心肾之阳,回阳破阴以救逆,为君药,生用则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。臣以辛热之干姜,入心、脾、肺经,既与附子相须为用,以增温里回阳之力;又温中散寒,助阳通脉。炙甘草一者益气补中,与姜、附温补结合,治虚寒之体;二者甘缓姜、附峻烈之性,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;三者调和药性,并使药力持久,是为佐药兼使药之用。三药合用,药少力专而效捷,大辛大热,使阳复厥回,故名 ” 四逆汤 “。

【配伍特点】大辛大热以速挽元阳,少佐甘缓防虚阳复耗。

【运用】本方为治疗少阴心肾阳衰寒厥证之基础方。以四肢厥逆,神衰欲寐,面色苍白,脉细微为辨证要点。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,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。本方纯用辛热之品,中病手足温和即止,不可久服。真热假寒者禁用。

【附方】

⑴ 通脉四逆汤 (《伤寒论》)

甘草炙,二两 ( 6g )、附子生用,去皮,破八片,大者一枚 ( 20g )、干姜三两,强人可四两 ( 9~12g )。上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温再服,其脉即出者愈。

功用:破阴回阳,通达内外。

主治:少阴病,阴盛格阳证。症见下利清谷,里寒外热,手足厥逆,脉微欲绝,身反不恶寒,其人面色赤,或腹痛,或干呕,或咽痛,或利止、脉不出者。若 ” 吐已下断,汗出而厥,四肢拘急不解,脉微欲绝者 “,加猪胆汁半合 ( 5mL ),名 ”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“。” 分温再服,其脉即来。无猪胆,以羊胆代之。”

⑵ 四逆加人参汤 (《伤寒论》)

甘草炙,二两 ( 6g )、附子生用,去皮,破八片,一枚 ( 15g )、干姜一两半 ( 9g )、人参一两 ( 6g )。上四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温再服。

功用:回阳救逆,益气固脱。

主治:少阴病真阳衰微,元气亦虚之证。症见四肢厥逆,恶寒蜷卧,脉微而复自下利,利虽止而余症仍在者。

⑶ 白通汤 (《伤寒论》)

葱白四茎 ( 6g )、干姜一两 ( 3g )、附子生,去皮,破八片,一枚 ( 15g )。上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分温再服。

功用:破阴回阳,宣通上下。

主治:少阴病阴盛戴阳证。症见手足厥逆,下利,脉微,面赤者。若 ” 利不止,厥逆无脉,干呕,烦者 “,加猪胆汁一合 ( 5mL ),人尿五合 ( 25mL ),名 ” 白通加猪胆汁汤 “。

⑷ 参附汤 (《正体类要》)

人参四钱 ( 12g )、附子炮,去皮脐,三钱 ( 9g ),用水煎服,阳气脱陷者,倍用之。

功用:益气回阳固脱。

主治:阳气暴脱证。症见四肢厥逆,冷汗淋漓,呼吸微弱,脉微欲绝。

【鉴别】通脉四逆汤、四逆加人参汤、白通汤均在四逆汤基础上加减衍化而成,是《伤寒论》中治疗少阴阳虚证的主要方剂。

通脉四逆汤证除 ” 少阳四逆 ” 外,更有 ” 身反不恶寒,其人面色赤,或腹痛,或干呕,或咽痛,或利止,脉不出 ” 等,是阴盛格阳、真阳欲脱之危象,在四逆汤的基础上重用姜、附,冀能阳回脉复,故方后注明 ” 分温再服,其脉即出者愈 “。若吐下已止,汗出而厥,四肢拘急不解,脉微欲绝者,是真阴真阳大虚欲脱之危象,故加苦寒之胆汁,方后注 ” 无猪胆,以羊胆代之 “,既防寒邪拒药,又引虚阳复归于阳中,亦是反佐之妙用。

四逆汤证原有下利,若利止而四逆证仍在,是气血大伤之故。四逆汤中加大补元气之人参以益气固脱,使阳气回复,阴血自生。临床凡是四逆汤证而见气短、气促者,均可用四逆加人参汤急救。

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,减少干姜用量,再加葱白而成。主治阴寒盛于下焦,急需通阳破阴,以防阴盛逼阳,用辛温通阳之葱白,合姜、附以通阳复脉。因下利甚者,阴液必伤,减干姜之燥热,寓有护阴之意。若利不止、厥逆无脉、干呕烦者,是阴寒内盛于里,阳气欲脱于上,阴气欲脱于下之危象,急当用大辛大热之剂通阳复脉,并加胆汁、人尿滋阴以和阳,是反佐之法。所谓 ” 服汤,脉暴出者死,微续者生 “。方后云 ” 若无胆,亦可用 “,可知重在人尿。此为白通加猪胆汁汤证治精细之处,与通脉四逆汤之 ” 无猪胆,以羊胆代之 ” 之反佐法,皆有深意。

参附汤为峻补阳气以救暴脱之剂。除上述主治外,凡大病虚极欲脱,产后或月经暴崩,或痈疡久溃,血脱亡阳等,均可用本方救治。一旦阳气来复,病情稳定,则当辨证调治,不可多服,免纯阳过剂,或伤阴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