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组成】葛根半斤 ( 15g )、甘草炙,二两 ( 6g )、黄芩三两 ( 9g )、黄莲三两 ( 9g )。
【用法】上四味,以水八升,先煮葛根,减二升,纳诸药,煮取二升,去滓,分温再服 ( 现代用法:水煎服 )。
【功用】解表清里。
【主治】表证未解,邪热入里证。身热,下利臭秽,胸脘烦热,口干作渴,或喘而汗出,舌红苔黄,脉数或促。
【证治机理】外感表证,邪在太阳,法当解表,倘误用攻下,伤及正气,脾气不升,以致表邪内陷阳明而现 ” 协热下利 “。此时表邪未解,而里热已炽,表里俱热,故身热、胸脘烦热、口渴、舌红、苔黄、脉数;热邪内迫,清阳不升,大肠传化失司,故下利臭秽;肺与大肠相表里,阳明里热上蒸于肺,肺气不利则喘,外蒸于肌表则汗出。治当外解肌表之邪,内清胃肠之热。
【方解】方中重用葛根为君,甘辛而凉,主入阳明经,外解肌表之邪,内清阳明之热,又升发脾胃清阳而止泻升津,使表解里和,汪昂赞其 ” 能升阳明清气,又为治泻圣药 “。先煎葛根而后纳诸药,则 ” 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 ” (《伤寒来苏集》)。臣以黄芩、黄莲苦寒清热,厚肠止利。甘草甘缓和中,调和诸药,为佐使药。四药合用,外疏内清,表里同治,使表解里和,身热下利自愈。
【配伍特点】辛凉升散与苦寒清降共施,以成 ” 清热升阳止利 ” 之法。
【运用】本方为治疗表证未解,邪热入里,协热下利证之基础方。以身热下利,苔黄,脉数为辨证要点。
【鉴别】葛根黄芩黄莲汤与白头翁汤、芍药汤均可治热利。但葛根黄芩黄莲汤有表里双解之功,用治热利而兼太阳表证;白头翁汤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利之效,用治热毒深陷血分之热痢;芍药汤侧重于清热燥湿、调和气血,主治湿热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