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组成】柴胡半两 ( 15g ),栝楼根、当归各三钱 ( 各 9g ),红花、甘草、穿山甲炮,各二钱 ( 各 6g ),大黄酒浸,一两 ( 18g ),桃仁酒浸,去皮尖,研如泥,五十个 ( 15g )。

【用法】除桃仁外,锉如麻豆大,每服一两,水一盏半,酒半盏,同煎至七分,去滓,大温服之,食前,以利为度,得利痛减,不尽服 ( 现代用法:共为粗末,每服 30g,加黄酒 30mL,水煎服 )。

【功用】活血祛瘀,疏肝通络。

【主治】跌打损伤,瘀血阻滞证。胁肋瘀肿,痛不可忍。

【证治机理】本证因跌打损伤,瘀血滞留于胁下,气机阻滞所致。胁下为肝经循行之处,跌打损伤,瘀着胁下,气机受阻,故胁下疼痛,甚至痛不可忍。治当活血祛瘀,兼疏肝行气通络。

【方解】方中重用酒制大黄,荡涤凝瘀败血,导瘀下行,推陈致新;柴胡疏肝行气,并可引诸药入肝经。两药合用,一升一降,攻散胁下之瘀滞,共为君药。桃仁、红花活血祛瘀,消肿止痛;穿山甲破瘀通络,消肿散结,为臣药。当归补血活血;栝楼根 ( 天花粉 ) ” 续绝伤 ” (《神农本草经》),” 消仆损瘀血 ” (《日华子本草》),既能入血分助诸药而散瘀消结,又可清热消肿,共为佐药。甘草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,是为使药。大黄、桃仁酒制及原方加酒煎服,乃 ” 去者去,生者生,痛自舒而元自复矣。” 故名 ” 复元活血汤 “。

【配伍特点】破瘀疏肝通络合法,升降相合,气血并调。

【运用】本方为治疗跌打损伤,瘀血阻滞证之常用方。以胁肋瘀肿疼痛,痛不可忍为辨证要点。服药后应 ” 以利为度 “,不必尽剂,因瘀血以下,免伤正气;若虽 ” 得利痛减 “,而病未痊愈,需继续服药者,据证易方或调整原方剂量;孕妇忌服。

【鉴别】复元活血汤与血府逐瘀汤皆为气血同治之方,活血化瘀配疏肝理气,以祛瘀为主、理气为辅,是治疗胸胁瘀积疼痛之要方。但复元活血汤祛瘀止痛之力较大,以治跌打损伤,瘀留胁下之证;血府逐瘀汤则以活血化瘀为主,主治血瘀气滞而留结胸中之胸中血瘀证。